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事经纬 > 正文
撩开“工匠”的面纱
2016-06-20 14:08:55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王寿斌

     今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的主题为“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这是继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之后,第一个在国家层面全力推动“工匠精神”回归的务实之举,无疑将对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实现产业升级产生积极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活动周期间,笔者先后受邀参加多所职业院校组织的相关活动,每每被各地学校如火如荼的特色宣传和琳琅满目的成果展示所感染、感动。各校紧扣“工匠精神”的主题策划,为今年的职业教育活动周增添了亮色,成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踊跃参与的热点项目。

    然而,在与教师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笔者也明显感到有许多老师对“工匠精神”一头雾水,满脸困惑,与热火朝天的活动氛围形成鲜明反差。

    分析原因,这种状况的出现,与“信息不对称”或许有很大关系。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能工巧匠”虽然常有耳闻,但真正能够见到“庐山真面目”的却很少。尤其是那些身怀独家绝技绝活的大师级人物,更是难有相见的机会,要了解其实际生活几无可能。此等现状,使得那些工匠大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变得神秘莫测、讳莫如深。

    去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大型专题片《大国工匠》,集中展示了8位国宝级巨匠,把他们从幕后推到了台前,并进一步展现在聚光灯下,这对于宣传和弘扬“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些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代表性人物,经由影视传播技术的渲染,在增强人们对于工匠的钦佩之余,也“吓坏”“吓退”了许多崇拜者:从事的是飞机、高铁、卫星等“高大上”行业,所做的又是常人难以企及的独门绝活,不由得让人知难而退,这显然是策划专题宣传时始料未及的。

    再者,随着“工匠精神”的日益走红,各类媒体对于“工匠精神”的解读也五花八门,而且,简单片面解读与过度渲染两种极端现象同时并存,掩饰了“工匠精神”的本来面目。当前,网上出现许多关于“工匠精神”的概念、核心、宗旨、目标等解释,令人目不暇接。仅“工匠精神”的“关键词”,就有“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敬业爱岗、持之以恒、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坚持不懈、耐心专注、攻坚克难、挑战自我”等若干词条;而关于工匠“特质”的提炼,更是多达20多句,诸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认可自己的身份、一辈子只干一件事、不为五斗米折腰、坚持为不二法则、近乎于神经质般的艺术追求”等,不一而足。对于常人来讲,要想比较清晰地理解这些词句已属不易,再要对应到工匠大师们的身上,不晕才怪!而既晕之,则何来近之?

    所以,笔者建议,在学校宣传层面,对于“工匠精神”的解读宜简不宜繁、宜粗不宜细、宜实不宜虚,宜润物无声,忌一股脑儿、一次性地和盘托出,以免让师生产生畏惧、敬而远之。在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层面,学校不妨多组织师生通过走访,去深入了解周围能工巧匠、名家大师们的工作内容、真实生活乃至内心世界,揭开其神秘面纱,缩小常人与他们的距离感,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工匠、理解工匠、爱慕工匠,并进一步立志成为工匠。

    需要达成共识的是,“工匠精神”是众多能工巧匠身上共有的特殊品质,这些品质在工匠身上有,在普通人身上也不同程度存在,当积累强化到一定程度,便会由量变产生质变,成为“工匠精神”。基于这一认识,就教师群体来讲,教师身上也有工匠精神,教师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到极致,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极致,把教科研工作做到极致。所以,广大职业院校应当积极组织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开展讨论,怎么培养自己的“工匠精神”,怎么将“工匠精神”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内生动力。

    广义上讲,“匠”无具体职业之分,普通之匠统称“匠人”“手艺人”,优秀之匠方为“工匠”。同理,素养平凡、能力一般的教师常被称作“教书匠”,而具备“工匠精神”并能坚守敬业爱岗原则,从而把育人工作做到极致的教师,我们可以誉称为教育家。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并不神秘,我们可以成为工匠,我们的学生也能。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努力揭开“工匠”的神秘面纱,还“工匠”以原形,进而毫不懈怠地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