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模式创新实践
作者:方雪梅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顺应江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确立“为江阴的企业群培养合格的具有‘班组长’以上潜质的生产、经营、管理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在江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适时调整培养目标,“二维一体、双轨并行”,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现代班组长”型人才。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既是江阴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在众多高职院校中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需要。“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得高职教育“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具体到了生产、经营、管理的岗位群,而具有了个性化的特征。
学院多次对江阴及长三角地区企业进行调查、走访、座谈,充分把握企业实际需求,对“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素质构成做出了明确的界定。“现代班组长”型人才既要继承传统型班组长具有的工作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更要有掌握新技术、具备开拓创新精神的现代素质。在爱岗敬业、忠诚企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管理、学习以及创新能力。
学院根据“现代班组长”人才培养定位和素质结构,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二维互动、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路径。“二维互动”是指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学要做到和谐互动,有机渗透。不仅要通过社团活动、民主管理、社会实践等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和行业规范在教学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德技双修,实现学生的系统培养。“双轨并行”指学院与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学院要和行业、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有针对性的项目化教材,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教学模式,在校企的深度合作中完成“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
近年来,学院紧紧依托江阴及长三角地区庞大的产业群,围绕“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目标,盯牢一个企业,面向一个行业,服务一个产业,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完成了一系列开拓性的工作。
明确为现代企业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目标,构建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学校与江苏海澜集团、双良集团等企业针对行业、企业需求,共同编写教材,不仅对在校学生,同时对企业员工进行集中、系统的培训。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则贴近岗位需求,调整、整合相关课程内容。如针对亚包中心与江苏申达工业园区BOPP薄膜主产品生产要求,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新增与江阴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软塑包装》、《拉伸工艺及维护保养》课程。还以课程群的组合来支撑某一职业能力训练。
将工程实践和虚拟开发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亲自参与项目设计、管理、开发和制作。如服装设计专业在教授《男女西服缝制工艺》课程时,将该门课程包含的四个项目——工业裁剪、女西服成衣制作等分解成若干任务,将“女西服成衣制作”项目分解为“粘衬、归拨衣片,前片、后片缝制”等八个任务,教学中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学生分工、小组协作、展示成果、评价交流等环节,让学生在项目的设计、管理、开发和制作的过程中,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以及“现代班组长”型人才所需的自主创新、团队协作的能力。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的职业技能、机器人、创意设计等竞赛中成绩优异,其中如“华东地区第三届嵌入式系统创新设计应用竞赛”、“IEEE标准电脑鼠走迷宫”等项目中6人次获一等奖,在“江苏省高校数学建模大赛”、“江苏省高校室内装饰设计大赛”等中16人次获一等奖。2014年4月26日,学院组队参加了省教育厅主办的江苏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项目竞赛,在39个高职院校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又荣获一等奖。
依托企业集群,建设多类型校内外实训基地,巩固、深化、拓展教学成果。学院的每个专业都建有5个以上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一方面,以学院现有的实验室为根据地,建立自己的技能实训室;另一方面,依托江阴庞大的产业群,建立了100多家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定岗、定员、定时的实践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还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强化了“现代班组长”必须具备的责任意识、刻苦耐劳的品质和沟通协调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职业技能,创新企业管理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未来在企业大展身手,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心。目前,学院近100%的毕业生获得了双证,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时能拿到3至5个资格证书。
为了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学院相继出台了《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条例》、《大学生成功素质拓展计划青年志愿者服务积点折算办法》等一系列规范,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成100个小时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无偿社会实践的时间要达到40个小时。学校还自主设计研发了专门的管理软件,对学生参与素质培训和各种自主活动的经历以积点的形式进行记录。每位学生大学期间需要完成240个积点,才能顺利获得毕业证书。
社会实践制度化的管理、多样化的形式、专业化的内容和基地化的资源,为“现代班组长”型人才职业道德的培养、现代管理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提升搭建了坚实而广阔的平台。在第五届江苏省职业规划大赛,学院周洋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获“十佳规划之星”称号。
创新多种社会实践形式,以兴趣及成就感激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提升自我。学院特别注重立足学生专业特长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社会服务与专业技能的巧妙融合。如精灵多媒体有限公司、原厂影像工作室、小样设计室等10多个学生创业虚拟公司,对外承接并完成了多个专业技术项目;志愿者服务队中家电维修服务队、室内有害气体检测与治理服务队、美化墙报服务队、软件维护与硬件组装服务队等,都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学院设有社会实践中心,与宏图三胞江阴分公司、江阴移动公司、江阴大润发超市等50多家单位签订了实践基地协议,为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期开展和项目化运作提供了稳固、长效的发展平台。
现代企业“班组长”的现代管理能力,必须在企业实际体验和实践中才能获得。学校除编写《现代班组管理》教材,培养学生的现代企业班组管理知识,开展“现代班组长之品牌学生”拓展培训班,采用专题讲座、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头脑风暴、演讲演说、企业家创业分享、模拟训练、项目实践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现代班组长综合素养培训外,学生在江阴多家企业“班组长”岗位上实习,把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管理知识实地操作,得到企业好评。部分学生“班组长”还在各班组间开展“减时增效”的竞赛活动,学生自身积累了现代班组管理经验,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让企业对学校务实的教学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
鼓励学积极生参与、策划、组织社团活动,也是提高现代班组长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学院56个学生社团经常自行策划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如学院管理系的学生以股份制形式成立了一个“大学生商务中心”,实行严格的企业化管理,所有的营业员、采购员、促销员、会计都从系部相应专业学生中招聘。类似“商务中心”的“校园最后一公里”、“小鱼儿在线”等成为集现场教学、学生实习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场所。另外,近年来,有150多名学生在学院的各级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的岗位上挂职锻炼。假期,学院还组织学生到江阴各社区帮助建设青年文化中心。
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框架的构建,适应了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培养更多现代班组长,学校企业合作双赢,使得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在发展水准的提升中,相互砥砺促进。
目前,学院和江阴百余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了不同层次双赢的合作,学院拥有长期稳定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而尝到合作甜头的企业,也以各种方式支持学院发展建设:江苏澄星集团出资400万余元解决了学院的供气问题;江阴鑫裕集团为学院的“记忆合金超弹性材料”项目研发投入了30万元;530企业江阴城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则捐赠了价值100万元的“BCAD机械设计软件”150套,直接用于师生教学……
学院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也催生了一大批教改与科研成果。目前,学院已有国家授权专利3项,“班组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获“200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由“班组长”人才培养衍生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工艺单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推广” 获“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教学模式实践和研究”等近20项课题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不确定数据流聚类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江苏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中被立项为青年基金项目,并获得江苏省科技厅20万元资金资助。此外还形成了一批科技基础性成果,建成了“江苏省服装实训基地”、“江苏省信息融合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外包服务培训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
近年来,学院不断引发江阴各大上市公司“抢购”、“批发”学院毕业生的风潮。2008年至2014年,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从90%上升到了98%。一批批“现代班组长”型人才活跃在江阴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60%以上的学生在毕业3年左右即成为江阴各企业的技术骨干、部门主管或公司经理,还有3%左右的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大小公司的老板。学院被誉为“现代班组长”和“公司小老板”的摇篮。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将让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