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时空 > 正文
让文化引领校园生活
2012-05-10 15:32:04

来源:江阴日报   作者:方雪梅   

什么是文化?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

小时侯,我生活在苏北农村,与我们的房子一堤之隔的高邮湖边,住着许多相熟的渔民。每有收获时,他们会吩咐孩子上岸给几家近邻送几条鱼。每回,我的奶奶都会很高兴地收下,然后在那滴水的竹篮里放上一些东西,有时是地里刚挖出的胡萝卜,有时是新下架的黄瓜、瓠子,实在没有,奶奶就去缸里量上二升米。她说,“不能让送礼的人空手回去。”去年,回老家过年,渔民朋友又送来了一些黑鱼、扁鱼、小鲫鱼什么的,父亲随手取了桌上的两盒烟塞在对方的衣袋里。父亲说:“下次,要请他到家里吃顿饭。”我想,不识字的奶奶和退休在家的父亲的作为里,就有一种文化的底蕴。这底蕴似乎就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因为祖辈父辈的代代相传,因为家家户户的耳濡目染,即使是不识字的农村老太太,也自然浸淫其中,价值观于焉自然形成。这就是我理解的文化。

校园文化,自然就是生成于校园中师生们共同恪守的价值观,它既体现在一堵墙、一棵树等校园环境上,也体现在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还隐含在一个个规章制度里,更内蕴在包括校训、学院精神等在内的校园精神文化中。最终,它落实为校园内的每个人,老师或者学生,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以及对待所处的自然环境的态度。随便一个人走过来,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整个的气质,都体现着文化的气息。他经过一片草地,是绕道而行,还是无所顾忌地践踏而上?一只肮脏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教室门打开,他是谦和地让同学先过,还是霸道地将人拱开?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他是视而不见,还是善意地给予提醒?培养学生,他仅仅因为考虑安全因素而将活动取消,还是在做好活动的详细预案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多接触社会而不至走上社会四顾茫然?在这个环境优美的校园中,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被容许奔放,还是被各种各样的规矩制度深深束缚?

校园里的每个人,都像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而能穿起它们的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就是那根美丽的红丝线,能将众人的心串联在一起,为了共同的愿景去激情创造,去全力以赴。而一旦这样的丝线足够清晰、柔韧,校园生活就必将熠熠闪光,焕发出勃勃的生机。